温州重大刑事案件律师
 13957705210 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律师文集 刑事动态
律师文集
律师文集

少年被同学群殴死亡,是谁的错?

添加时间:2017年3月4日   来源: 温州重大刑事案件律师  
2014-07-11 来源:新京报 浏览次数:0   以怎样的方式去对待我们的孩子,就决定了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明天之中。社会对死去的留守孩子有如此沉重的良心债,必须采取各种行动去停止债务的继续扩大,无动于衷或者假装看不见,就是在犯罪,这罪过甚至比那11个殴打男童的未成年人更不可救赎。 炎热的夏日午后,在一片玉米地里,一名8岁的少年被11个孩子围殴致死。这是发生在中国乡村一个真实悲剧。据媒体报道,6月28日下午,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的8岁男孩,被11名闲来无事的同学围殴致死。打人少年均不满14周岁。这并不是个案。5月份北京近郊的奶西村暴力事件,更早一点的广东开平女孩受虐事件,上海女学生互殴事件等等,每一次青少年暴力事件给社会的冲击尚未平息,就有新的事件出现。我们不得不追问,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?这究竟是谁的错?留守儿童与暴力文化《南方都市报》显然留意到了这一悲剧受害者有一个特殊身份:留守儿童。该报指出,留守儿童面临的 同伴暴力 ,比城市儿童更加严重。在这个最需要生活照料和关心教育的关键时刻,他们的父母却要为了生计而转战各大城市。该报还援引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说明问题的严重性: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,价值观未成熟,没有人照料、没有人监护, 闲来无事 便成了殴打别人的最好借口。孩子当然不会生下来就带有暴力基因,《扬子晚报》指出,社会上流行的 暴力文化 向孩子们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。 全球流行文化中常常在美化暴力,孩子们从影视、电子游戏和书籍上得到的信息是: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,使用暴力是可以接受的。 许多学校的生命教育几乎为零,大都去搞应试教育了。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, 成绩 再好又有何益? 千龙网评论直指中国教育中 生命教育 缺失的弊端。《广州日报》则认为,成人应当为社会中广泛存在的 戾气 好好反思。 成年人不妨扪心自问:在心灵深处有没有隐藏着一丝戾气?在对他人对社会的看法和行为中,有没有存在片面、偏激的成分?消弭社会戾气要从娃娃抓起,成年人为未成年人树立榜样。 《河南商报》提醒说,这一事件暴露出中学生,甚至小学生中的帮派化现象,人们绝不能再将其视为学生之间的小矛盾,不能让悲剧再三上演。如何偿还 良心债 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。暴力致人死亡,当然要承担法律责任。但是,此次事件的争议性在于,涉事的11名学生均不满14岁,按照我国刑法规定,他们都不负刑事责任,只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《检察日报》就此指出,此类案件 不能光赔钱了事 ,必要时应对涉事未成年人予以收容教养。此外,还应在中小学全面普及法制课,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人权、拒绝暴力的基本理念。从制度上加强设计,从而遏制校园暴力问题,这是《中国青年报》提出的建议。 当全世界都在研究反霸凌机制建设的时候,即便没有 暴行罪 来应急,起码也该尽早完善相关立法,研究对青少年霸凌现象的遏止与惩戒问题。 打人与被打的孩子都来自农村,后者的大环境才是此类悲剧的根源。四川在线 天府评论 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难题:少年被打着玩死,何尝不是大环境的一个 标本 。这是人间悲剧,更是一道乡村治理考题。如何排解暴戾情绪,净化农村环境,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。谈到农村,谈到农民进城,谈到留守儿童,《华商报》指出,社会欠死去的留守孩子太多 良心债 。该如何偿还这笔债呢?该报的这段话值得国人认真读一读: 以怎样的方式去对待我们的孩子,就决定了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明天之中。社会对死去的留守孩子有如此沉重的良心债,必须采取各种行动去停止债务的继续扩大,无动于衷或者假装看不见,就是在犯罪,这罪过甚至比那11个殴打男童的未成年人更不可救赎。 新京报新媒体编辑 张运贵